- 文章資訊Article information
- 【知識分享】健身教學、健康觀念
文章資訊Article information
2025/02/26 淺談關節健康、術後訓練
嗨大家,我是Tobey教練,今天我想藉由「#關節術後」的個案,與你們分享關節健康知識!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正經歷 #關節疼痛,或曾經做過/考慮做 #關節手術,這篇文章會給你更多對 #關節損傷的理解
關節是怎麼受傷的? 🧩與外力撞擊導致的急性損傷不同,大多數人是因為動作明顯受限或被疼痛所苦的「 #慢性損傷」,你會聽到「磨損」、「退化」、「關節狹窄」、「壓迫」等字眼,這不只是老化的結果,更多與動作品質、用力方式有關。但別怪罪自己,那不是因為做錯了什麼而受傷,每個身體都會發展出獨特的 #代償模式 順應生活習慣,而這能由你來改變,透過訓練「動作技術」讓關節變得更好!
手術能不能解決問題? 減輕疼痛可以,動作技術不行 🧩關節疼痛是許多人決定手術的重要關鍵,即使再微小,沒有人能夠忍受長時間的疼痛帶來的折磨。手術確實能夠直接針對受傷的軟組織進行處理,快速解決疼痛問題。 然而,既然受傷與代償模式有關、 #動作品質決定了關節健康,因此,不論是否手術,想要關節健康就必須用好的使用習慣 #延長關節壽命!
用更廣的視野去看待關節疼痛 🧩關節代償到受傷,動作問題大部分「不是」出在那個關節本身。 舉例來說:雙膝關節置換術後的個案,看下肢三關節,我可以發現腳踝與髖的受限更大,他們缺少的動作平面,使得動作壓力直接給到膝蓋;看全身動力鏈,誘發核心並串聯上肢,有助於增進下肢的動作反應,這能大幅減少失去重心、跌倒受傷的發生風險。
總結來說
💡傷口癒合和恢復角度是術後的基礎復健,強化動作品質才是延長關節壽命的必要手段💡
手術替換身體原有的組織,意味著身體需要適應這個原本不屬於自己的物體,疤痕增生也會改變肌肉和筋膜的張力,只要掌握傷後復原的每個階段,介入相應的訓練,有助於連結神經與肌肉、建立感覺系統、發展出術後的最佳動作模式。
如果你覺得內容有幫助到你,記得分享出去💗
與每個獨特的身體相處,都是一次新的學習,謝謝叔叔耐心訓練,期待每次一起進步💪
從訓練切入,真正改善健康
好動專業運動管理 您的私人健康顧問。 撰寫、編輯/Tobe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