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資訊Article information

2019/06/13 運動改善痠痛的方法:好的動作品質,創造肌肉適應。(肌肉適應,下篇)



我們在穩定度的文章中舉例到:
理貨員從貨架上拿取貨物 → 舉手動作需要軀幹負責維持穩定,若不穩定則會因手臂的重心轉移而改變姿勢、產生脊椎代償。
理貨員從地上搬起貨物
 → 搬起重物需要每節脊椎之間有良好的協調穩定,若不穩定則可能壓迫脊椎
而「理貨員從  拿取貨物」則是屬於功能性動作
 

介紹功能性動作

  • 回應日常任務的「所有動作」,例如抓取物品、轉頭轉身、上下樓、上下車、穿鞋、拿包包、…
  • 躺、翻、坐、爬、蹲、站、走、跑,或姿勢的轉換。

而身體「適應環境」,造就了獨一無二的身體使用模式,長年累積下來,這些適應有好有壞:

舉例:因為工作需求(環境),有的送貨員上肢會比一般人要來的強壯(好的適應結果);有的送貨員腰椎頻繁受傷(不好的適應結果)。

一旦偏離好的動作品質,基本的功能性動坐品質下降,就會帶來緊繃、卡住、疼痛、勞損、受傷的結果。 因此需要透過訓練,建立好的動作品質!
 

什麼才是一個好的動作品質?

  • 動作能根據意圖瞬間反應
  • 在動作過程中,身體能夠應對重心改變、轉移、蓄力並且發力
  • 建立在良好的活動度與穩定度之上
  • 活動度與穩定度交互作用,各個關節肌肉協調
  • 依據關節特性產生動作。(例如旋轉、變向主要由髖關節完成,膝蓋負責穩定以傳遞力量)
  • 沒有過多的代償或是極為偏差的排列(犧牲掉動作品質)來完成動作
  • 沒有異常疼痛 →疼痛即是身體請你停止的訊號
 

動作品質與運動的關聯

  • 動作品質決定大腦讓身體適應的方向
  • 做得多但是品質不佳,大腦會適應錯誤的動作模式,產生不好的適應結果;做得好,大腦適應正確的動作模式,產生好的適應結果
  • 當有一次好的動作品質,肌肉回饋給大腦,大腦重新習得動作模式,就有機會創造多次的好動作。
  • 記得,重要前提是「有一次好的動作品質」。 因此訓練中,做得好比做得多還要來的重要!

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如此重視動作品質、讓訓練有效的原因之一!
 

教學過程分享

回想一下你的訓練歷程,有多少時候在乎自己的訓練動作品質呢?

先不論做的次數、阻力有多少 ,動作訓練都是為了讓身體學著成長,讓它自然而然成習慣。 動作過程中,姿勢些微的改變,很多時候只是一瞬間! 而教練的角色,正是藉由專業動作評估,告訴你:我們要完成怎麼樣的動作。 以及在你練習的過程中讓你知道「剛剛的動作」發生了什麼事。 更重要的是,由你來感受身體,並且使用、控制自己的身體,讓「接下來」的動作練習越來越好。
 

總結:

『身體要靈活且無痛,活動度與穩定度缺一不可』

『活動度+穩定度=動作品質的根基』

『好的動作品質=好的身體適應=身體感覺舒服=訓練有效益』

上篇:訓練核心穩定,改善腰痛的方法(肌肉適應,中篇)

從訓練切入,真正改善健康
好動專業運動管理 您的私人健康顧問。 預約諮詢表單


撰文/編輯 Tobey教練